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
  • 08月23日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总要求。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绘制了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

  • 08月23日

    客户风险的供应链溢出效应研究

    利用手工搜集的2007—2017年A股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1087对供应商、客户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客户风险的供应链溢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企业的客户集中度和企业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供应链是企...

  • 08月22日

    长三角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通过GIS技术支持,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107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长三角传统村落格局特点为西南部多、东北部少,呈凝聚型分布;从微观层面来看,长三角地...

  • 08月22日

    我国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治理路径探究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引发了学界对规制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的讨论,我国现行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的治理体系存在着保护理念需要转变、部门法衔接需要协调、公益诉讼制度需要革新等问题。因而,需尽快立法弱化“野...

  • 08月21日

    麦卡锡《上帝之子》中的暴力和伦理选择

    当代美国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的《上帝之子》用令人颤栗的笔触,讲述了巴拉德暴力、凶残、怪诞的一生。童年时期父母的缺位、混乱的生活环境,以及暴力的合谋,致使他未能完成伦理选择,进而认同了动物伦理,通过暴力...

  • 08月21日

    论思政课的吸引力与课程内容特质的关系

    课程目的强烈的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是课程内容的价值追求,显示了党和政府对学生的期望,尽管思政课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服务于此政治性的实现,但一线教师重点关注课程吸引力更为恰当。课程内容对学生的价值属...

  • 08月20日

    就业异质性与家庭杠杆率——来自CFPS的证据

    利用Tobit模型,结合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考察就业性质对家庭杠杆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杠杆率受户主雇佣性质、工作行业性质以及工作单位性质影响。此外,家庭杠杆率还同家庭人口...

  • 08月20日

    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政府购买的经济绩效评估——基于湖北“以钱养事”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提高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但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如何供给学界存在不同观点。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政府购买的经济绩效发现,公...

  • 08月19日

    韧性乡村规划中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指标构建研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引发了学者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与思考。乡村的应对体系相较于城市而言更为脆弱且不够完善,致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乡村人民的生活、健康等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对乡村进行韧...

  • 08月19日

    安徽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城乡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处理城乡关系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安徽省2006—2018年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阶段性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