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 2020年第4期479-486,共8页

一次四川暴雨过程的Q矢量和湿位涡分析研究

作者:殷―菲,王磊,李谢辉

摘要:针对四川省的暴雨灾害,为给此后同种类型的暴雨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结合大气动力学的Q矢量和湿位涡的诊断方法,利用NECP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象自动站降水资料,对2018年7月2日四川省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00 hPa Q矢量散度辐合区与暴雨落区位置基本重合,辐合带移动和强度变化与强降水移动和强度变化一致。Q矢量散度高层的辐散气流向南北输送,下沉气流在低层堆积,形成了垂直方向的闭合环流有利于暴雨维持,垂直环流的位置与降水区对应。强降水主要位于在700 hPa湿位涡MPV1、MPV2项的正负值交界处,并且暴雨中心偏向MPV1负值区,对流层低层MPV1<0,MPV2>0的配置可作为降水落区的判断依据。

发文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大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暴雨Q矢量湿位涡四川atmospheric dynamicsdiagnostic analysisrainstormQ vectormoist potential vortexSichuan

分类号: P458.3[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