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松,石宝军
摘要:以2007~2016年为数据背景,以衡水市各县域为研究对象,构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脆弱性模型,分析研究区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协调性与脆弱性的演化规律,运用ArcGIS对耦合协调度和生态文明指数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1) 2007~2016年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度C的均值在0.7~0.8范围内,系统的耦合度整体上属于磨合阶段;耦合协调度D的均值位于[0.4, 0.5]区间内,整体上低于系统耦合度,总体上处于濒临失调阶段,并且二者的均值均呈现一定上升趋势。2) 由耦合脆弱性评价可知,武强、饶阳、武邑以重度脆弱为主;阜城、安平、深州呈现两极分化,以重度脆弱和濒临脆弱为主;枣强、故城、景县以中度脆弱和重度脆弱为主。3) 由生态文明指数与耦合协调度空间可视化分析可知,衡水市各县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基本匹配,生态文明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文机构: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衡水学院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性脆弱性衡水市
分类号: F2[经济管理—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