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2020年第3期431-446,共16页

湖南渣滓溪锑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意义

作者:胡阿香,彭建堂

摘要:湘中锑矿带中的渣滓溪锑钨矿床,是我国典型的大型脉状充填型锑矿床,前人对其成矿流体研究较少,该矿的矿石沉淀机制和成矿过程,目前尚不清楚。本次采用红外显微测温和传统显微测温相结合的方法,对渣滓溪矿区的白钨矿、辉锑矿及与其共生的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研究表明,该区矿物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有四种类型,纯液相包裹体、富液相的气液包裹体、富气相的气液包裹体和纯气相包裹体。该区白钨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47~285℃,盐度为2.4%~6.0%NaCleqv,与其共生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47~314℃,盐度为3.1%~6.2%NaCleqv;辉锑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24~269℃,盐度为0.4%~4.5%NaCleqv,与其共生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14~298℃,盐度为0.2%~5.9%NaCleqv,成矿流体为一种中温、低盐度,以H2O为主的热水溶液。该区钨矿石中的白钨矿和石英、锑矿石中的辉锑矿和石英分别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和盐度。钨矿石和锑矿石具有不同的沉淀机制,前者是由于流体混合作用导致的,而后者则是由于流体沸腾引起的。湘西浅变质岩中的锑矿床和湘中碳酸盐岩中的锑矿床,两者锑矿石的形成过程与沉淀机制明显不同:前者的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基本一致,是从同一溶液中沉淀的,流体沸腾作用导致锑矿石发生沉淀;而后者的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均一温度和盐度明显有别,是不同流体作用的产物,锑矿石的形成是流体混合作用所致。

发文机构: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红外显微测温辉锑矿沉淀机制渣滓溪fluid inclusionsinfrared microthermometrystibniteprecipitation mechanismZhazixi

分类号: P612[天文地球—矿床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