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2020年第1期30-46,共17页

库车坳陷克深气田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形成序列与分布规律

作者:王珂,杨海军,李勇,张荣虎,杨学君,王俊鹏

摘要:综合采用岩心、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对库车坳陷克深气田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构造裂缝的形成序列、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剪切裂缝和张性裂缝在克深气田均有发育,以直立缝和高角度缝为主,主要形成于近南北向的挤压作用、背斜弯曲拱张作用和异常流体高压作用,微观裂缝切穿胶结物和部分颗粒,早期充填构造裂缝可在后期构造应力和异常流体高压作用下重新裂开成为有效裂缝。克深气田发育3期构造裂缝,其中第3期构造裂缝的形成时间与天然气大量充注期吻合,是工业规模性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单个断背斜高部位的构造应力低于背斜翼部,因此背斜高部位的构造裂缝线密度相对较低,但背斜弯曲变形使裂缝开度较大,有效性好,单井的无阻流量较高;翼部和断层附近构造裂缝线密度较大,但开度较小,有效性差;构造应力、岩石强度和变形时间的不同造成了构造裂缝特征在各气藏之间具有差异性。储层中部第3砂层组的构造裂缝发育程度中等,充填程度相对较低,并且平面上分布连续,可形成连片分布的储层“甜点”区,应成为克深气田开发中的重点层位。对克深气田构造裂缝起主要贡献作用的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的粉?细砂岩。

发文机构: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塔里木盆地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关键词:前陆冲断带致密砂岩储层构造裂缝形成序列分布规律库车坳陷foreland thrust beltcompact sandstone reservoirstructural fractureformation sequencedistributionKuqa Depression

分类号: P542[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天文地球—地质学]TE121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