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2020年第3期422-430,共9页

三江中北段夏塞Ag-Pb-Zn矿床红锑镍矿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作者:李红梅,李艳军

摘要:夏塞Ag-Pb-Zn矿床为三江中北段义敦地区一个典型的大型岩浆热液脉型矿床,本次研究首次发现了镍矿物。银铅锌矿床中发育镍矿物的报道甚少,且含镍流体来源也存在争论。本文通过对镍矿物进行电子探针成分测试及元素面扫描分析,探讨了Ni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表明,这些矿物主要由Ni和Sb组成,少量矿物含较低含量的Fe和S。矿物名称为红锑镍矿(NiSb),主要以矿物包裹体形式赋存于磁黄铁矿或以微细矿物与磁黄铁矿伴生。结合前期矿床学研究成果,表明夏塞Ag-Pb-Zn矿床成矿作用与早白垩世晚期壳幔混合成因的二长花岗岩关系密切。

发文机构: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固体矿产勘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关键词:红锑镍矿二长花岗岩岩浆热液脉型银铅锌矿床夏塞三江成矿带breithauptitemonzogranitemagmatic-hydrothermal vein-type Ag-Pb-Zn depositXiasaiSanjiang metallogenetic belt

分类号: P612[天文地球—矿床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