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国玉,张明明,沈乐,张淑虹,袁峰,李晓晖,季斌,周宇章
摘要: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近年来新发现的特大型热液多金属矿床,矿床位于铜陵断隆区与繁昌断凹区的过渡部位,成矿过程受构造、裂隙和矿液运移模式等因素的控制。成矿作用分为多个阶段,矿床范围内蚀变作用强烈,蚀变类型复杂多样,矿化不均匀。当前大数据思维为地质研究开辟了新思路,采用全数据模式、从数据出发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探索研究矿床。基于姚家岭矿床的钻孔数据,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创建深部数据挖掘范围,在该范围内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建立姚家岭块体模型,然后选择三维欧式距离场及空间相关程度定量化分析对深部空间信息进行相关性数据挖掘。结果表明,姚家岭矿床的铅锌矿体、金矿体和铜矿体与二叠系栖霞组重叠超过50%,60%左右铅锌矿体与石炭系的空间距离在500 m以内,80%左右金矿体和铜矿体与石炭系的空间距离在500 m以内。铅锌矿体与角砾斑岩和角砾大理岩的空间相关性最高,相关程度分别为40.37%和24.77%;金矿体与角砾斑岩的空间相关性最高,相关程度分别为13.76%和5.5%;铜矿体与角砾斑岩、角砾大理岩和角砾灰岩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程度分别为36.17%、16.51%和15.60%。
发文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矿产资源与矿山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合肥工业大学空间信息集成与综合分析平台 安徽省地质测绘技术院 广东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
关键词:大数据思维数据挖掘定量化分析姚家岭锌金多金属矿床big data thinkingdata miningquantitative analysisYaojialingZn-Au-polymetallic deposit
分类号: P628.3[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天文地球—地质学]P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