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2020年第2期289-296,共8页

岩石大地构造学说的兴起、没落与新生

作者:张旗,李明超,陈万峰,金维浚,焦守涛,刘欣雨,韩帅

摘要:在板块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岩石组合(rock assemblages)被称为岩石大地构造组合(petrotectonic assemblages)。岩石大地构造学说创立于20世纪70~80年代,经历了兴起、没落与新生的曲折过程。研究表明,由Pearce等学者创立的岩石大地构造学说的理论基本正确,概括来说,洋中脊、洋岛和岛弧三大构造背景的源区是不同的,这是玄武岩判别图的理论基础。目前的情况是,三大构造背景源区不均一性可能比早先认为的更复杂。由于不同构造环境源区的复杂性,早先的玄武岩判别图采用的是抽样数据、典型地区、精确数据,显然不适合全球数据海量积累的情况,遂使玄武岩判别理论遇到了瓶颈。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构造背景的所有岩石、矿物(包括玄武岩、苦橄岩、辉长岩、堆晶岩、橄榄石、单斜辉石、尖晶石等)几乎都保留了不同构造背景的“基因”信息,并且大多可采用大数据方法予以识别,遂使岩石大地构造学说焕发了青春。虽然本文提出了不同构造环境存在不同“基因”的假说,按照大数据方法判别的效果显著增加了。但是,这个不同构造背景的“基因”究竟是什么仍然不清楚。此外,上述“基因”假说的理论解释还非常不足,需要今后进一步探讨。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岩石大地构造判别图“基因”粒子说构造环境大数据rockstectonicsdiscriminant diagrams“DNA”particle hypothesistectonic environmentbig data

分类号: P581[天文地球—岩石学][天文地球—地质学]P595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