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珂,杨兴科,何虎军,晁会霞,杨龙伟,张伟胜
摘要:陕南汉阴北部金矿田位于南秦岭-北大巴山逆冲推覆系中。矿田内赋矿地层为下志留统梅子垭组(S1m)浅变质强变形片岩,构造格架为5条次级近EW走向的脆-韧性剪切带。由于矿田成因类型、脆-韧性剪切带性质及构造期次划分、构造控矿特征、构造-成矿时代等关键问题研究仍存在争议和不足,从而制约矿田深部找矿。为此,本文采用矿田(区)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岩相填图、锆石U-Pb和黑云母40Ar-39Ar测年等方法,查明金矿田脆-韧性剪切带内至少存在3期构造变形,其中以第二期(S2)构造变形为主,形成矿田内右行走滑-逆冲推覆控矿脆-韧性剪切带,走向NW-NWW,倾向NE-NNE。剪切带与蚀变矿化带空间位置关系套合较好,矿体产状变化受剪切带及S2期构造面理控制,剪切带的纵向脆性、韧性变形分带分别控制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矿化分布。脆-韧性剪切带内未发生剪切变形、且产状与剪切带产状近乎一致的花岗闪长岩脉锆石U-Pb年龄(180.2±3.6 Ma)和含矿黑云母变斑晶化蚀变岩黑云母40Ar-39Ar年龄(178.4±0.8 Ma),表明剪切带的活动时代应为178 Ma左右,属早侏罗世,处在南秦岭陆内造山期。结合前人获得的同构造带西段羊坪湾金矿载金黄铁矿Rb-Sr同位素年龄(208±0.88 Ma),表明金矿田的成矿作用可能始于晚三叠世,延续到侏罗纪,贯穿于脆-韧性剪切带变形活动期,即金成矿期为晚三叠世-侏罗纪。下一步找矿远景区应位于矿田脆-韧性剪切带内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带发育部位。
发文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南秦岭金矿田脆-韧性剪切带面理构造变形-成矿年代陆内造山South Qinlinggold fieldbrittle-ductile shear zonefoliationstructure deformation-mineralization age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分类号: P613[天文地球—矿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