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新昕,陈安清
摘要:渐新统东营组中部和下部是否存在区域地层界面一直争议不断。利用三维地震技术发现了不整合反射界面及其对应的整合反射界面,是一个全区统一的等时反射界面。大量钻井资料证实该界面上下地层化石组合、岩性组合和测井响应、元素分析特征迥异,分属于两个生物群落、两个地质时代、两种水体环境和沉积体系,是东营组中部和下部之间的一个地层物理界面,简称东二底。东二底形成于31.08 Ma,是华北构造事件在渤海海域作用的结果,称之为渤海构造事件,动力来源是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由NNW到NWW的转换,导致郯庐断裂走滑方向左旋到右旋的改变、辽东凸起和辽东凹陷的形成,以及气候的改变和多条大规模河流的形成,并造成了水体环境、生物组合和沉积体系的改变。
发文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成因机理三维地震化石组合地层新界面东营组渤海stratigraphyunconformity3D-seismDongying FormationBohai area
分类号: P539.4[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天文地球—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