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杂志 · 2019年第3期279-294,共16页

山东长清张夏-崮山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划分与沉积环境演变

作者:杜圣贤,张昊,高黎明,范燕云,陈军,刘凤臣,陈诚,杨爱华

摘要:在对山东张夏-崮山地区寒武纪4个代表性剖面野外研究的基础上,以四分模式将该地区寒武系和奥陶系三山子组下部层序地层分为12个三级层序,缺失低水位体系域沉积,相应显示有12次海侵-海退沉积旋回。沉积相与环境演变分3个阶段:寒武系第二统朱沙洞组丁家庄段和馒头组石店段为炎热干燥的蒸发潮坪阶段,蒸发作用强烈,海水盐度相对较高;寒武系第三统馒头组下页岩段至上页岩段中部为炎热潮湿的混合沉积潮坪-浅滩阶段,海水盐度趋于正常,适宜三叶虫等底栖动物生存和繁衍;馒头组上页岩段上部至炒米店组为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阶段,其中崮山组底部为外缓坡,显示海平面快速上升,海水由浅相对变深,碳酸盐岩台地被淹没。该地区排碧阶("长山阶")底部的海绿石生物碎屑灰岩凝缩层为最大海泛期沉积,是寒武系第四统底界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志层。范庄一带寒武系第十阶("凤山阶")末期至早奧陶世特马豆克初期为内缓坡上部潮坪环境,白云岩化增强。

发文机构:山东地质科学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山东省曹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地矿新能源有限公司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三级层序地层划分沉积相沉积环境演变寒武系张夏-崮山地区山东third-sequence subdivisionsedimentary faciesevolution of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CambrianZhangxia-Gushan areaShandong Province

分类号: P534.41[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天文地球—地质学]

来源期刊
地层学杂志

地层学杂志

Journal of Stratigraphy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