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抗拉强度是研究岩石破裂、岩体失稳和岩体破坏过程的重要输入参数,但是如何准确确定岩石抗拉强度仍然存在很多争议。本文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多种抗拉强度测量方法的研究成果,岩石抗拉强度测定包括直接拉伸法和间...
古地震研究是经典的地震地质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古地震可以揭示史前地震的破裂形式、位移量、次数和每次古地震事件发生的时间等信息,进而可以科学地认识和推断地震断裂或发震构造的长期活动速率和地震复发周期等地震...
本文选取地壳地幔中的主要矿物,利用位错蠕变模型和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得到了各矿物应力积累的截止温度,从矿物蠕变的角度分析了地壳地幔不同区域应力积累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上地壳的高应力环境主要是因为其较低的温...
地震预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构造体系的强烈活动、10年地应力趋势异常、强震活动相关性的研究,于2006年底提出了藏滇川交界地区很可能发生8.3级地震的预测意见。汶川大地震的发生,证明...
地震灾害是危害人类社会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目前科技尚不可预知地震,地震灾后应急至关重要。遥感是目前震害应急最快速便捷的手段,本文总结了遥感震害应急信息四个方面的现状:数据共享、遥感震害评估技术、遥...
小江断裂带是我国大陆地震活动较强的地区之一,是研究地震地质灾害理想的野外试验场。近年来为探明小江断裂带构造形变特征与断层走滑速率等参数,人们采用不同方法对此进行研究,比如通过地震地质调查、活动断层填图...
太谷断裂展布于太原盆地的东南边界,是一条全新世正断层。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太谷断裂南段古砂土液化现象普遍存在,宏观上液化现象从断裂的西南向北东逐渐减弱,揭示出沿断裂从南向北最大地震烈度逐渐减弱、断层...
地震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大地震往往引起大量建筑物倒塌,从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后快速准确地评估建筑物损毁情况,有利于合理安排资源进行救援和灾后重建。合成孔径雷达(SAR...
随着活动构造研究的开展,活动构造对地形地貌影响的研究也在深入。在自然界中,河流地貌广泛发育;其形成、发育、演化受构造活动的影响十分显著,是构造地貌学研究中最引入注目也是最常用的地貌标志之一。在河流地貌...
东三旗地震台的萨克斯体应变仪已经工作了20多年,数据采集器已经不适应新的要求了,为了使体应变能够满足地震局'十五'规程对前兆仪器的要求,我们对其进行了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