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 2002年第5期 468-476,共9页

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陆玉麒

摘要:自古典区位论开创空间结构分析的先河,空间学派已成为现代地理学的四大学派之一.从理论上考察,归根到底是由地理学的特性,即区域性所决定的.区域性决定了地理学的学科地位,但区域性本身与理论模型的提炼确实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冲突.因此,从区域性中剥离出空间性,就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模型提炼的前提.然而,仅有空间性并不解决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全部问题.可以认为,正确协调空间与区域的关系是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性理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理学界一方面已有数十年的实证分析积累,另一方面也充分意识到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在空间结构模型的归纳与提炼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对此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今后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领域、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空间结构模型、空间思维、分析技术、区域应用等,构成为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四大领域.参照自然地理学空间结构模型构建的思路与方法,本文认为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的提炼可在水平至垂直谱系、空间至区域谱系等两个基本层面上展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空间学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发文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中国空间结构中心地学说点轴理论双核结构模式spatial structurethe theory of central placepoint axis theorydual nuclei structural model

分类号: K901[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来源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 CSSCI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