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 2001年第2期 97-103,共7页

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

作者:罗明,王军

摘要:土地整理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和增加土地效益、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土地整理的内涵和目标,结合我国的国家目标,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地域差异,阐明了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①对于经济发达、土地利用率高和人地矛盾尖锐的东部地区,结合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时机,大力推进农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和耕地经营规模水平,努力提高耕地的经济效益;同时,逐步推进非农用地整理,减轻非农建设用地对农地的压力.②对于土地利用率较高、社会经济发展中等的中部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耕地和环境,在保持耕地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变注重农地整理的数量向注重农地质量转变.③对于土地利用程度低、社会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土地整理与退耕还林还草、治水、治沙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加大对现有耕地科技含量的投入,提高耕地的产出率.此外,土地整理应加紧制订、修订和完善相关土地政策,探索成立土地银行和公司参与等,实现土地整理资金的多元化.

发文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关键词:土地整理土地资源中国土地效益土地利用率农业结构Land consolidationLand resourceSuggestion

分类号: F321.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来源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 CSSCI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