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 2012年第9期1124-1132,共9页

黄河内蒙古段洪峰特征及水沙关系变化

作者:师长兴,邵文伟,范小黎,周园园,贺莉

摘要:本文通过黄河头道拐站1950-2009年水沙年系列进行突变点分析,识别出1969年、1986年、1996年3个突变点,将黄河内蒙古段水文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在此基础上,利用内蒙古段6个水文站长系列日流量、日含沙量及泥沙组成数据,划分了各站的夏汛洪峰,并统计分析了分期洪峰的水沙分布特征和洪峰水沙关系,揭示出夏汛洪峰流量和输沙率逐渐减少的规律:1996-2006年与1954-1968年相比,夏汛洪峰水沙量占全年水沙的比例都减少了约一半,流量级频率与输沙率乘积的峰值对应的流量也降低了约一半。分析认为,黄河内蒙古段夏汛洪峰特征阶段性变化既有大型水库的影响,又有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且后者的作用越来越大。分析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前,黄河上游水沙变化只是改变了内蒙古段来沙中粗颗粒泥沙的水沙关系,显示出大流量输送粗颗粒泥沙能力相对增强的趋向;进入内蒙段后,通过泥沙冲淤调整,分粒径组泥沙水沙关系变化比较复杂。近期在水沙条件巨大变化下,河流的输沙特性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是无论全沙还是分组沙,水沙关系曲线变陡,大流量输送泥沙能力相对增强。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黄河洪峰水沙关系the Yellow Riverflood peaksediment rating curve

分类号: TV143.4[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来源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 CSSCI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