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论文
  • 07月16日

    黄河三角洲刁口河流路湿地恢复遥感监测与评价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生态调水及湿地恢复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宏观地表的快速变化,还可以为长期的区域生态效应评价提供支持。基于国产自主环境一号小卫星遥感数据,对2010年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暨刁...

  • 07月16日

    EPIC模型及其应用

    作物生长模型是定量评估作物生产潜力的重要工具。EPIC模型自1985年发表后,以其强大的功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简述了EPIC模型的主要结构和功能,介绍了运行该模型所需的数据及数据库的构建...

  • 07月15日

    北京不同收入家庭的居住隔离状态研究

    利用北京2009年大规模居民调查问卷数据,以各街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收入状况将调查人群划分成贫困家庭、工薪家庭和富裕家庭。采用隔离指数分析方法,研究北京47个街区3类家庭的居住隔离空间分布状况,运用...

  • 07月15日

    土地类型的生态适宜性与合理生态系统结构研究——以甘肃省正宁县为例

    本文以土地类型生态属性为依据,以黄土高原正宁县为案例区,开展土地生态适宜性与生态系统耦合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类型与生态系统间有良好耦合关系,是进行土地生态评价,构建区域合理生态系统结构的主要依...

  • 07月14日

    空间与经济地理学理论构建

    空间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长期以来在地理学的研究中占据核心地位。地理学对于空间的认识由于受到多学科的影响和启示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其中哲学和社会学对空间的理解对地理科学的影响极为深刻。经济地理学作为...

  • 07月14日

    考虑时空间限制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模型

    基于能源需求空间分布的既有新型燃料供应站布局模型解决了需求点与供应站之间的总距离最小、供应站服务客流最大、以及基于此两类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然而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较长的特性对充电站的空间布局问题提出了...

  • 07月13日

    关中—天水经济区路网空间通达性分析

    通达性是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交通运输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应用需求的持续加大和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达性测度方法和度量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交通路网为例,本文试图将城市...

  • 07月13日

    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通知

    中国地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定于2012年10月12—14日在河南省开封市和郑州市举行,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和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07月12日

    基于优化GeoCA模型的土壤侵蚀时空变化模拟——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

    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是侵蚀研究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强度评价以及趋势预测两方面,其中,地理元胞自动机(Geo-CellularAutomata,GeoCA)是最常用的土壤侵蚀趋势模拟模型,但...

  • 07月12日

    2012年中国地理学会社会文化地理高级研修班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

    2012年6月19-24日,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承办,美国俄勒冈大学地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