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20年第5期8-13,共6页

顾及自然地表要素和陆地交通网络的空间可达性分析方法

作者:陈伟,王女英,柯文前

摘要:空间可达性是指示区域间相互作用与空间结构的重要度量,深刻影响着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往研究多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对空间可达性的影响,忽略了陆地表层系统对空间可达性的潜在作用。基于此,考虑到自然地表的空间异质性,该文综合集成自然地表要素和陆地交通网络,构建更逼近真实情景的可达性分析方法,精确刻画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间可达性,以期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性参考。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可达性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多尺度功能性城市与区域系统逐步浮现;改进的基于栅格的分析算法提高了空间可达性的分析精度和粒度,对真实世界中的客观环境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可被推广及应用到更多的分析场景中。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可达性空间异质性交通网络最小成本路径分析中国accessibilityspatial heterogeneitytransport networkleast cost path analysisChina

分类号: F527[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