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璐瑶,陈娱,刘倩倩,陆玉麒
摘要:通过构建P-S曲线评价模型,从承压系统和施压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出发,剖析2015年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情况,并解析影响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重要因子;利用人口流动规模和人口流动强度表征黑龙江省人口流动特征,并采用宏观趋势分析、空间变差函数、位序—规模法则、秩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流动的空间耦合特征和数量耦合规律。结果表明:1)政策性因素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资源环境承压系统的影响力整体上高于人类活动施压系统。2)黑龙江省尚不存在具备明显潜力的盈余高值区,哈尔滨市为典型的超载高值区,盈余低值区空间布局较为分散。3)除讷河市外,黑龙江省人口流动密集区主要集中在各地级市辖区;人口流动平衡型活跃区占比最高,非活跃区占比最低,净流出型活跃区主要分布在省西南部。4)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流动规模、流入人口规模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人口流动强度无明显相关性,与人口净迁移率的空间共振效应最为显著。
发文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关键词:P-S曲线评价模型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流动耦合黑龙江省P-S curve evaluation model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population mobilitycouplingHeilongjiang Province
分类号: F205[经济管理—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