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 2020年第10期983-991,共9页

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热历史特征研究

作者:邱磊,郑紫芸,张佳珍,罗洋,蔡家兰,陈思锜,李瑰丽,陈颖馨,左银辉

摘要:沉积盆地热历史是烃源岩成熟生烃演化研究中重要的参数之一。为了明确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热历史,通过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古温标方法模拟了四川盆地6个构造区11口典型井的沉积埋藏史和热历史,揭示了四川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中、新生代热史演化特征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经历了三叠纪~早白垩世的基底下沉、接受沉积阶段;晚白垩世快速抬升阶段;古近纪缓慢抬升阶段和新近纪至今的快速抬升阶段。四川盆地6个构造区的中~新生代热史具有一致性,主要经历了三叠纪~早白垩世的地温梯度快速下降阶段和晚白垩世至今的地温梯度缓慢下降阶段。早三叠世的地温梯度最高,为55℃/km~60℃/km;到三叠纪末期,地温梯度降低为40℃/km~46℃/km;早白垩世末期地温梯度已经降至21℃/km~29℃/km;现今仅为20℃/km~22℃/km。

发文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关键词:四川盆地中、新生代热历史古温标地温梯度演化Sichuan BasinMesozoic and CenozoicThermal HistoryPaleo-Temperature ScaleGeothermal Gradient Evolution

分类号: P61[天文地球—矿床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