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报论文
  • 09月13日

    基于双通道参考技术的磁共振地下水探测电磁噪声分布规律研究

    磁共振地下水探测(MRS)技术能直接测量水中氢质子的拉莫尔进动,可表征地下水含水量和介质孔隙度等信息,因而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MRS信号微弱,实际探测中电磁噪声强度大,若噪声未被有效去除,会导致后续...

  • 09月12日

    基于三重震相波形非线性反演的俯冲带410-km间断面起伏研究

    利用NECESSArray宽频带地震台阵记录的P波三重震相波形资料,采用遗传算法,对千岛俯冲板块内部及附近410-km间断面的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反演.其中,选取了发生在俯冲带的发震时刻为2009年10月...

  • 09月12日

    强震孕育、发生及其复发循环过程的有限单元法模拟

    强震孕育发生及其复发过程的定量研究对于预测预报地震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合理连续地计算地震孕育、同震破裂过程及其复发循环特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强震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为此,本文基于Newmark隐式...

  • 09月11日

    磁化等离子体非相干散射理论谱中的共振线研究

    本文对磁化等离子体非相干散射理论谱下的共振线进行了研究,简要介绍了等离子体线和回旋线的色散关系,并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二次回旋谐频处等离子体线分裂现象的色散关系.结合三亚非相干散射雷达(Sanya In...

  • 09月11日

    利用虚拟地震测深法约束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周边地区地壳厚度

    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高原向外扩张的最前缘地区,代表了高原最新的变形状态,是研究青藏高原变形加厚的关键地区.本文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在南北地震带北段布设的密集宽频带流动台阵资料,采用虚拟地震测...

  • 09月10日

    西北太平洋俯冲带大地幔楔及地幔过渡带各向异性证据和特征

    地震层析成像研究清晰给出了地球深部俯冲板片的大尺度形态,但与俯冲过程相关的地幔流动特征仍不明确.在俯冲地幔楔系统中,前人观测到了与海沟平行和垂直的快波偏振方向.本文研究了西北太平洋俯冲板片在地幔过渡带...

  • 09月10日

    城市化对四川盆地夏季气温变化影响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城市化引起的气温上升是土地覆盖变化影响区域气候的重要体现.本文采用“观测资料减去再分析”(Observation Minus Reanalysis,OMR)的方法估计四川盆地和周边地区下垫面城市化改变...

  • 09月09日

    热水条件下透辉石的摩擦本构特征

    为了研究下地壳主要造岩矿物之一的辉石在摩擦滑动中的力学性质,本文选择辉石中的透辉石作为实验样品,在约200 MPa有效正应力(30 MPa孔隙水压)及100~600℃的热水条件下进行了速度阶跃摩擦滑动...

  • 09月09日

    裂缝-孔隙介质储层渗透率表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含裂缝多孔介质渗透率预测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一个紧迫问题.现有多孔介质岩石物理模型通常利用圆形孔管模拟宏观岩石孔隙空间,难以定量描述软孔隙/裂缝在压力作用下的闭合情况,缺乏裂缝/孔隙间流量交换的...

  • 09月08日

    基于分数阶时间导数的黏弹性衰减VTI介质中平面波传播

    目前在地震勘探频带范围内通常假设品质因子Q与频率无关,且呈衰减各向同性.事实上,相比较速度各向异性,介质的衰减各向异性同样不可忽视.本文将衰减各向异性和速度各向异性二者与常Q模型相结合,建立了黏弹性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