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20年第5期1759-1769,共11页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低渗透致密砂岩油藏渗吸驱油特征研究

作者:党海龙,王小锋,崔鹏兴,侯玢池,李腾

摘要:以长8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分别制作单一孔隙介质岩心和孔隙-裂缝双重介质岩心,开展了低渗透致密岩心不同驱替速度驱替实验、自发渗吸实验和自发渗吸-不同驱替速度的核磁共振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低渗透致密岩心驱油效率随驱替速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表明驱油效率的提升存在一个最佳驱替速度.利用不同孔径孔隙贡献度指数和剩余油孔隙分布指数,对不同孔径孔隙的驱油贡献进行了定量评价.单一介质岩心和双重介质岩心的小孔孔隙贡献度指数在自发渗吸中表现出稳定的增加,而大孔的孔隙贡献度指数则比较波动.尤其是双重介质岩心中的微裂缝,在其含油饱和度达到饱和后,才会快速排出微裂缝中的油,而导致其驱油效率的增加不明显.低渗透岩心自发渗吸驱油贡献度随驱替速度的增加而表现出持续下降,0.04~0.06 ml/min的驱替速度能够在发挥小孔自发渗吸作用的同时,排驱大孔中的油,表现出较高的驱油效率.

发文机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石油工程学院

关键词:低渗透致密砂岩自发渗吸不同孔径孔隙贡献度指数剩余油孔隙分布指数驱油效率Low permeability tight-sandstoneSpontaneous imbibitionPore contribution indexResidual oil pore distribution index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分类号: P631[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