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20年第5期1682-1687,共6页

地壳岩浆底侵的地球物理判识模型构建

作者:李芃

摘要:当前研究多通过描述岩浆底侵作用内涵来判识岩浆底侵作用,缺少利用模型判断识别过程,导致判识效果较差,因此提出基于地球物理中凝聚态物理方法构建地壳岩浆底侵判识模型.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通过岩石学证据及地热学等证据,证明该地区存在地壳岩浆底侵现象,构建地壳岩浆底侵的地球物理判识模型.根据含水是否处于饱和状态及单斜辉石熔融状态类型,将地幔熔融百分数划分成三段.并根据具体深度积分熔融状态百分数,获取地壳岩浆底侵厚度.以此为基础采用静态流变本构关系计算岩石圈强度,判识岩浆底侵的热-流变效应.采用所提地球物理辨识模型分析得出:岩浆底侵厚度与温度扰动时间成正比,岩浆底侵厚度可控制温度扰动;冷却岩浆后,岩石强度不断增加,地壳岩浆底侵位置表现出脆性;地壳岩浆底侵岩石圈强度显著高于正常时刻岩石圈强度.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得出,所提判识模型的判识时间短、稳定性优.为地壳岩浆底侵的地球物理判断与识别提供有利基础.

发文机构: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关键词:地壳岩浆底侵地球物理判识模型构建凝聚态物理热-流变效应CrustMagmatic underinvasionGeophysicsIdentification model constructionCondensed matter physicsThermal-rheological effect

分类号: P315[天文地球—地震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