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平(文/图)
摘要:位于江苏省苏州、昆山交界处的甪直古镇,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曾在镇南建有离宫,其子夫差也曾在此修筑梧桐园.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这里被称为“甫里”,宋、元时初具雏形,明代成为“郡东乡镇之首”.清代改称甪直,当时有“昆山一个城,不及甪直半个镇”之说.这里为什么叫甪直?对此,民间有各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有六条河流从镇内穿过,三条横向、三条纵向的河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用”字,沿着镇趵一侧流过的吴淞江则像“丿”,这样便形成了一个“甪”字.还有一种说法是,相传古代独角神兽“甪端”巡察神州,路经甪直时见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便长期停留在这里,甪直因此而得名,从此没有战乱饥荒、旱涝灾害,年年丰衣足食.
发文机构:不详
关键词:春秋时期吴淞江旱涝灾害甪直三条
分类号: D26[政治法律—中共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