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稿内容题材新颖、结构严谨、文字凝练、阐论精辟,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文稿字数2000字以上,要有中文标题、关键词、摘要。
2、文章题目力求简明、醒目,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可带副题。关键词:3-5个,摘要:150-200字。
3、论文请一律使用word格式。
4、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5、获基金及获奖稿件: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编号××××)。
6、请在文末注明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学位,职称,研究方向或从事的工作。
地学前缘简介
《地学前缘》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大学合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主题性学术期刊。自2006年改为双月刊出版。其办刊方针是努力在地学工作者中树立前缘研究意识,以地学前缘研究为牵动力,推动地学事业的发展,为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洋为中用",发表国内外地学前缘研究成果、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是集综述信息和前缘成果为一体的地学期刊。 《地学前缘》以对中国和世界地学研究具有广泛、重要影响的地质学科或专题为主题,由中、外地质学家共同撰稿,反映该主题的前沿研究成果、发展态势、研究热点难点及与该主题相关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前缘研究成果。主题内容具有前缘性、基础性、交叉渗透性和大跨度性。从2007年开始《地学前缘》从以往的10个主题5年一轮回改为3个主题一年一轮回: "地球物质科学"主题;"地球结构、构造与动力学"主题和"地球表层科学"。各期仍将保留"非主题来稿选登"。在出版主题保持一定连续性的同时,可以及时插入富有重大前缘意义的主题内容。对高学术水平论文,尤其是对国家重大基金资助的系列研究成果,可以不受当期主题内容的限制及时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