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通,郭志,高星
摘要:文中使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编目系统、中国地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提供的正式观测报告和区域事件的波形数据,基于双差定位和W-Phase反演方法,对2018年8月云南省通海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并反演了2次M5. 0主震的震源机制。2018年8月云南通海地震序列发生在川滇块体的南部边缘地区。川滇块体东部,小江断裂带分割了川滇块体与华南块体;川滇块体的西南部,红河断裂带分割了川滇块体与中南半岛。这2条主要断裂带阻挡并吸收了向S运动的川滇块体的大部分运动分量,因此在川滇块体的南部边界积累了大量构造应力,导致该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较强。作为地震活动较强的地区,通海在1970年曾发生过M7. 0强震。2018年通海地震序列中2次M5. 0主震是1970年之后发生在通海及周边地区震级较大的地震。对通海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开展研究,可为通海及周边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的地震学证据支持。文中,首先采用双差重定位方法对通海地震序列的震中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之上,采用W-phase波形反演方法反演获取了2次主震的震源机制。经过重新定位的地震震中分布显示,通海地震序列以NE-SW优势方向呈条带状分布,余震震源集中分布在深度5~10km的范围内,且发震断层呈现高倾角的特征。震源机制反演结果显示,2018年8月13日发生的M5. 0地震的2个节面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98. 2°、45. 2°、-172. 9°和203. 2°、84. 9°、-45. 0°,矩震级MW5. 07;14日发生的第二次M5. 0地震的2个节面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97. 0°、63. 6°、-161. 5°和198. 5°、73. 5°、-27. 7°,矩震级MW4. 89。综合分析通海地震序列重定位及震源机制反演结果可知,其发震断裂可能为NE走向的明星-二街断裂带,且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震源机制信息与区域地震构造背景一致。
发文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2018年通海M5.0地震序列双差重定位W-Phase震相矩张量反演the 2018 M5.0 Tonghai earthquake sequences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W-Phasemoment tensor inversion
分类号: P315.2[天文地球—地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