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质 · 2020年第1期147-162,共16页

重庆地区地壳各向异性及其构造启示

作者:高见,杨宜海,黄世源,杨聪,张元生,柳存喜,李少睿,花茜

摘要:文中搜集了重庆地震台网14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利用接收函数Pms到时的方位变化首次获取了重庆地区的地壳各向异性结果,同时采用接收函数H-Kappa方法获得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及泊松比。结果显示:重庆地区的地壳厚40~50km,在大巴山推覆构造带附近存在明显的梯度变化;地壳泊松比平均为0.23~0.31,在重庆中部泊松比值达到最大。重庆地区的地壳快慢波时间延迟为0.08~0.48s,平均为0.22s;绝大部分地区地壳的快波方向与断裂走向比较一致。结合GPS观测、构造应力场和XKS分裂测量等研究资料,分析认为:川东褶皱带和川黔断褶带的地壳和岩石圈上地幔为解耦变形,其南、北段具有不同的变形特征;盆山边界可能存在复杂的深部构造变形,影响了局部地区平均方位各向异性的快波方向,不同走向的断裂活动还弱化了部分区域的平均各向异性强度;大巴山推覆构造带南部的地壳变形可能主要受到断裂带构造的影响。

发文机构:重庆市地震局 陕西省地震局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甘肃省地震局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关键词:重庆地区接收函数各向异性地壳结构Chongqing regionreceiver functionseismic anisotropycrustal structure

分类号: P315.2[天文地球—地震学][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来源期刊
地震地质

地震地质

Seismology and Geology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