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育霞,魏来,刘琨,李桐林,郑海忠,王常亚,杨博
摘要:地震动作为引起地震灾害的原动力,常常通过造成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等形式引起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20年海原81/2级地震,在震中距80 km远的西吉—静宁交界的黄土丘陵区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分析海原地震高烈度区滑坡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场地调查和数值计算等方法,研究典型滑坡密集场地的地质条件及地震反应特征。研究表明起伏地形和黄土厚度不均等因素造成丘陵山体两侧地震反应的差异,从而导致地震滑坡在斜坡土体较厚的一侧成群连片发育。海原地震造成的滑坡密集区的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土层结构等条件决定了该地区地震动随局部场地条件变化非常迅速,地层场地效应和地形场地效应联合作用加剧了斜坡地表的地震动放大作用,增加了触发地震滑坡的动力。
发文机构: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岩土防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地震局兰州岩土地震研究所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海原大地震地震滑坡场地效应黄土地区地面运动Haiyuan earthquakeseismic landslidesite effectloess regionground motion
分类号: P315[天文地球—地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