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学进展 · 2020年第8期20-24,共5页

日本仪器烈度计算3种方法对比

作者:关曙渊,单振东,马荣

摘要:地震发生时的仪器烈度计算和震后的烈度速报对于地震预警系统以及震后救援具有重要的意义。仪器烈度计算速度的改善和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对于整个预警过程都十分重要。日本仪器烈度计算方法的发展主要经过了3个阶段:1996年气象厅仪器烈度计算方法,2008年实时仪器烈度计算方法以及2013年实时仪器烈度计算方法。本文详细阐述了这3种烈度计算方法,并且采用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9.0级地震的数据,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所得到的仪器烈度,发现2013年方法比1996年气象厅仪器烈度在计算速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相比较于2008年的实时仪器烈度,2013年方法计算得到的实时仪器烈度更接近于1996年气象厅仪器烈度。

发文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仪器烈度地震预警日本气象厅3·11地震instrumental intensity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JMAthe 2011 off the pacific coast of Tohoku earthquake

分类号: P315.6[天文地球—地震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