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学进展 · 2020年第2期1-15,共15页

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

作者:温瑞智,马强,张格明,潘蓉,孙明烨,许令顺

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核电站、大型水坝等重大基础设施不断涌现,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长输管线、城市管网等生命线工程日趋密集、复杂,一旦遭遇强烈地震,可能产生极为严重的次生灾害和难以估量的间接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的主要进展。目前已提出面向点、线状重大工程的地震动输入方法,以及基于复杂地形数值模拟的面状地震动输入。给出了新一代基于性态的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车—轨—桥耦合地震反应,小区燃气调压站房、管线、阀门和土相耦合的地震反应分析及核电站结构与设备地震耦合作用研究。建立了重大工程紧急处置专用的震级、震中距、紧急处置范围估算公式,研究了基于P波段双参数阈值的现地地震警报预测方法,建立了地震动参数的风险概率模型。对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信息发布技术系统进行了顶层设计,对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的协议进行了解析,搭建了地震预警信息接收技术系统。研制了行业定制化的地震紧急处置接收与报警装置、电梯开关装置、燃气切断阀门。地震破坏场景虚拟演示内融合地震信息、风险评估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有力地推进城市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平台的建设。研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震预警紧急处置系统开始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城轨试验线开展示范;多参数核电站地震仪表系统开始在红沿河核电站开展示范;城镇燃气地震信息监测控制系统在北京平谷区峪口镇开展示范。

发文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关键词:紧急处置地震动输入城市轨道交通核电厂燃气管网处置平台earthquake emergency managementground-motion inputurban rail transitnuclear power plantgas networkplatform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management

分类号: P315.9[天文地球—地震学][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