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学进展 · 2020年第7期20-25,共6页

唐山古冶5.1级地震北京地区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记录初步分析

作者:王飞,康现栋,罗桂纯,阎婷,刘影

摘要: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是获取不同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状态与特征的有效手段。河北省唐山古冶5.1级地震触发北京地区既有的建筑结构观测台阵,获得了丰富的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记录。开展台阵记录的初步分析,确定结构动力放大倍数和仪器烈度分布。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结构的动力放大倍数差异较大,钢结构较砌体结构的动力放大倍数更大。震中距较小的台阵的仪器烈度较大,最大达到2.5度。以第十九中学教学楼为例,开展单个观测台阵的地震记录分析,得到结构各楼层的水平向加速度分布,互功率谱分析得到结构振动的卓越频率。初步分析表明,基于观测记录数据分析能得到地震动特性和建筑结构动力特性参数,为了解区域建筑结构特性奠定有效数据基础。

发文机构:北京市地震局

关键词:地震反应观测动力放大倍数仪器烈度互功率谱卓越频率seismic response observationdynamic amplification factorinstrument intensitycross-power spectrumpredominant frequency

分类号: P315.9[天文地球—地震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