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学进展论文
  • 08月26日

    趣味地震学(26):艺术翻开地震的另一面

    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好的事情是神秘,它是所有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源泉-爱因斯坦要说神秘,莫过于地震。数学认为是双力偶的剪切位错,地质学认定是断层的破裂,到了地震学那里,复杂啦!什么有限移动源,什么峰值加速度...

  • 08月25日

    2020年7月12日唐山古冶5.1级地震揭示的北京城区地震动场地效应分析

    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特性影响显著,深厚的软弱覆盖层引起的地震动场地效应会显著放大中长周期反应谱。采用谱比法,对2020年7月12日唐山古冶5.1级地震中获得的部分强震动记录进行统计,发现在本次地震中北...

  • 08月25日

    区域与城市地震风险评估与监测技术研究项目及研究进展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人口与财富高度集中,城市向大型化、复杂化发展,在地震面前变得越发脆弱,而我国多数城市位于地震高危险区,灾害风险迅速攀升。充分借鉴国际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先进理念,结合当今智能技术,开...

  • 08月24日

    亚太经合组织地震科学合作项目ACES

    亚太经合组织地震科学合作(APEC Cooperation for Earthquake Science,简称ACES)是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机制(Policy Partnership o...

  • 08月24日

    基于实时测震数据的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为研究在地震速报等基于测震数据的业务场景中,对于地震事件检测等中间处理结果的可视化问题,本文设计实现了一套基于实时测震数据的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利用分布式消息队列Kafka实现了流式数据的缓存,利用分布...

  • 08月23日

    龙江特大桥场地强震动观测系统设计

    主跨1196 m的龙江特大桥是我国第一座位于高烈度地震区的大跨度悬索桥,频繁的地震活动对大桥结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大桥建设时建立了健康监测系统,其中包含多个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点,随后布设了场地强震动观测...

  • 08月23日

    唐山地震震后科普状况调研及政策建议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加强建设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取得了重大进步。2020年7月12日唐山市发生5.1级地震,此次地震为...

  • 08月22日

    福建永安井水温观测中的干扰因素浅析

    通过对永安井水温观测数据中存在的各类干扰变化及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对数据影响较为显著的是大气降水及降水带来的地表侧向补给、气压、仪器故障、人为干扰、地震响应等,最后提出了井孔套管改造的建议。...

  • 08月22日

    2020年7月12日唐山古冶MS5.1地震的强震动特征

    首都圈强震动观测台相对密集,区域强震动观测能力较强。2020年7月12日6时38分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发生MS5.1地震,强震动台和烈度台共收集到三分量强震动记录363组。通过强震动记录数据处理绘制了...

  • 08月21日

    用初至P震相联合深度震相sPL测定海南中小地震深度

    两种测定中小地震震源深度的方法:一是基于走时测定震源深度,二是基于波形测定震源深度。以海南地区4次中小地震为例,采用初至P震相联合深度震相sPL测定震源深度的方法,测定其结果为11-12 km,结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