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研究论文
  • 07月30日

    滇西北地区地壳厚度与泊松比分布及其意义

    利用滇西北地震亚失稳观测实验区43个密集观测台站记录的2018年4月5日—12月30日远震三分量波形数据,计算并分析滇西北地区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的地壳厚度总体呈现北深南浅的...

  • 07月30日

    基于OpenSees的梯形河谷场地反应谱平台值调整方法研究

    以梯形河谷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OpenSees有限元程序对深厚河谷场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河谷坡角、深宽比、覆盖层厚度对地表地震动反应谱的影响程度,得到了其地震动规律。结果表明:坡角、深宽比对反应...

  • 07月29日

    唐山断裂北段地震分布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自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后40多年的余震时空图像演化显示,老震区余震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不均匀特征,尤其是1996年以来,老震区震中附近几乎没有4级以上地震发生,而在主震发震断裂(唐山断裂)北段赵各庄...

  • 07月29日

    南北地震带北段现今运动特征及地震活动性分析

    利用1991—2015年GPS数据,研究南北地震带北段现今地壳水平速度场特征,根据区域地壳主应变率、面膨胀率及最大剪应变率的空间变化以及小震分布特征,对研究区主要断层的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进行综合分析。...

  • 07月28日

    基于公里网格单元的地震滑坡人员死亡率评估模型——以2014年鲁甸MS6.5地震为例

    为提高地震人员伤亡预评估的准确性,完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模型,科学评估地震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以2014年鲁甸MS6.5地震滑坡人员死亡数据为样本,建立了一种基于公里网格单元的地震滑坡人员死...

  • 07月28日

    云南区域强震活动中短期异常的共性特征及应用研究

    通过梳理云南区域M≥6.8强震前,地震活动和形变、地下流体、GNSS等定点地球物理观测资料,发现:1900年以来86%的M≥6.8地震前,震中附近150 km范围内的区域,5.0级以上中等地震有7~1...

  • 07月27日

    断层逸出气测量在活动断裂研究中的应用

    从断层逸出气测量应用于活动断裂研究的工作原理、研究方法及技术思路入手,对沂沭断裂带、海原8.5级地震断裂、鲜水河断裂带和山东平原地区活动断裂等的断层逸出气进行系统地分析、对比和研究,探讨了断层逸出气与...

  • 07月27日

    2018年云南通海MS5.0震群序列重定位及震源区速度结构成像

    利用2018年8月13日至12月31日云南通海MS5.0震群震源区的观测报告,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通海MS5.0震群序列重定位,获得了震源区附近上地壳的三维速度结构。结果表明:震源区速度结构呈现明显...

  • 07月26日

    典型通信设备机柜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以振动台试验为手段,研究一种典型通信机柜的抗震性能,同时为后续该机柜的准确数值模拟和地震易损性分析提供基础。考虑机柜参数的随机性和地震动输入的随机性对机柜地震反应的影响,试验中对3台同样规格尺寸的机柜...

  • 07月26日

    穿越活动断层地段的现役输油气管道抗震韧性评价

    在总结不同时期输油气管道抗震规范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现役输油气管道抗震韧性评价影响因素,确定抗震设计、钢管腐蚀、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处置4项抗震韧性评价指标,采用改进的KENT危险指数分析法,提出适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