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 2021年第1期78-92,共15页

2013年芦山MS7.0地震前重力场源变化分析

作者:王林海,陈石,张贝,卢红艳

摘要:陆地重力观测获取的时变重力信号是研究地壳内部孕震区介质变化的重要依据。利用贝叶斯平差方法处理了川西地区2010—2012年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发现相对重力仪的格值系数在两年内变化可达2×10^-4,而且仪器存在较小的非线性漂移率;重力场累积动态变化图像显示,2013年芦山MS7.0地震发生在重力梯度带零值线与龙门山断裂带交会部位附近。进一步采用等效源方法划定了测网内以雅安、康定和石棉为中心的场源分辨能力较高的区域,并反演了地震前的地壳视密度变化。场源视密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13年芦山MS7.0地震前2年,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南侧和鲜水河断裂南段的东侧区域形成了范围较大的等效视密度增加区,而在小金至康定一带和都江堰周边地区也存在小规模的视密度增加。本文基于陆地时变重力测量结果反演得到芦山地震前的地壳内部等效视密度变化,可为研究壳内深部孕震环境变化特征提供参考。

发文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白家疃国家地球科学野外观测研究站

关键词:陆地重力观测贝叶斯平差重力变化等效源场源视密度反演Terrestrial gravimetryBayesian adjustmentGravity variationEquivalent sourceField source apparent density inversion

分类号: P315.7[天文地球—地震学]

来源期刊
地震

地震

Earthquake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