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论文
  • 09月03日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公众参与过程的利益博弈分析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文章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总结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公众参与的诉求与矛盾,根据混合策略下期望收益最大化原则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政府、施工企业与政府间的博弈展开分析。结果...

  • 09月03日

    垂钓隐喻与古代士人文化精神

    垂钓与古代士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垂钓进入士人书写传统后,基于钓者、鱼儿和渔父等不同叙事主体的转换,隐喻表达士人一定程度反客为主、坚持操守和情智兼备的人格魅力与精神追求。通过钓者的隐喻,士凭借太公垂钓开...

  • 09月02日

    突发疫情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在创新思维引导下协同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发挥最大合力,应对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是当前热议主题。文章从突发疫情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新特征入手,通过探究协同创新必要性,提出思想政治...

  • 09月02日

    “微时代”大学生媒介话语表达优化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日益普及,以微博、微信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时代”宣告来临。相较传统媒体时代,“微时代”信息传播呈碎片化特点,传播速度更快,内容更具冲击力。大学生...

  • 09月01日

    詹姆逊文化批评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内核

    詹姆逊文化批评理论从发展之初就受到中国学术界关注和推重,通过梳理詹姆逊理论发展转变及处于其理论核心四个相互关联的概念:生产方式、总体性原则、辩证性批评和乌托邦思想,探寻马克思主义在詹姆逊理论中的地位和...

  • 09月01日

    疫情防控期间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破解特殊时期高校思政课线上教学现实困难,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疫情防控期间教育者、学习者、参与积极性和平台建设等因素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同时在教学组织...

  • 08月31日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与实践

    互联网环境下文化全球化持续发展深化,在此背景下,如何适应复杂国际形势,探索高校网络环境文化阵地建设新方法、新手段,掌握网络文化话语权,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现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紧迫课题。文章探究...

  • 08月31日

    农民工市民化、土地价值需求对转出意愿的影响--基于4省9市1371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总体水平较低且阶层分化明显。不同市民化程度农民工对农村土地多元化价值具有异质性需求,进而对其土地转出意愿产生影响。市民化程度越低的农民工,对农村土地生产性与保障性价值需求程度越高;农民...

  • 08月30日

    元明以降中国传统韵书中蕴含的拼音思想萌芽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拼音化运动对汉字适用性开展讨论和实践,旷日持久的争论促使多种拼音方案诞生。方案中蕴含的拼音思想早在元明清时期编撰的传统韵书已见萌芽。传统韵书受蒙古语、满语等拼音文字启发,孕育...

  • 08月30日

    关于文论“失语症”的争论、悬疑和前瞻

    曹顺庆教授提出失语症是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研究最严重的问题后,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失语症”是结合中国文论发展历史与现状提出的符合中国现当代文论实际情况和发展特征的命题,但命题本身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如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