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块油气田 · 2020年第5期633-637,共5页

裂缝性油藏不同见水模式下的注水优化

作者:房娜,姜光宏,程奇,李广龙,王双龙

摘要:针对裂缝性油藏含水上升快、稳产难度大的问题,以渤海大型潜山裂缝性油藏——JZ潜山油藏为例,基于油井见水时间、见水强度及见水形态,划分了3类见水模式,即低缓稳定型、波动上升型和快速上升型,总结了3类见水模式下裂缝发育特征和生产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并结合矿场实践,提出了一套适合裂缝性油藏的优化注水方式。研究结果得出:Ⅰ类、Ⅱ类、Ⅲ类见水模式,挖潜重心应逐步由提高基质系统采收率转变为扩大注入水的波及系数;3类注水方式分别采用脉冲注水、周期注水和异步注采,应逐步扩大阶段性压力变化幅度,注水半周期由2~3个月延长为4~6个月,累计注采比由0.95~1.00逐步降低为0.80~0.90。在该套技术的指导下,锦州A潜山油藏实现年增油14.5×10^4 m^3,预计提高采收率1.5百分点。该项配套技术对于改善裂缝性油藏开发效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意义,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发文机构: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关键词:裂缝性油藏见水模式渗吸作用不稳定注水工作制度fractured reservoirwater breakthrough modeimbibition effectunstable water injectionworking system

分类号: TE357[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