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块油气田 · 2021年第1期72-77,共6页

西昌盆地下古生界筇竹寺组与龙马溪组烃源岩特征

作者:冯梦媛,叶玥豪,孙玮,宋金明,丁一,谢国梁,邵红君

摘要:文中基于露头和钻井资料,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手段,对西昌盆地下古生界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烃源岩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筇竹寺组主要岩性有5种,为一套潮坪-浅水陆棚相沉积,厚度自东向西变薄并逐渐尖灭;龙马溪组主要岩性有4种,为一套浅水陆棚-深水陆棚相沉积,厚度自东向西变薄并逐渐尖灭。2)筇竹寺组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在0.042%~0.800%,平均值小于0.5%,烃源岩不发育,生烃潜量(S1+S2)介于0.08~0.65 mg/g,镜质组反射率(Ro)在2.00%~3.00%,岩石热解最高峰温(Tmaх)在422~453℃,处于过热成熟演化阶段;龙马溪组TOC在0.043%~5.100%,平均值小于1.445%,烃源岩在下部较发育,S1+S2介于0.01~2.01 mg/g,Ro在2.10%~2.46%,有机质成熟度高,处于过成熟演化阶段。3)龙马溪组烃源岩的生烃量为3.59×10^8 m^3,与四川盆地南缘龙马溪组生烃强度相差较大,故西昌盆地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相对较差。

发文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筇竹寺组龙马溪组西昌盆地source rocks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Qiongzhusi FormationLongmaxi FormationXichang Basin

分类号: TE122.11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