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艳梅,徐莎,屈宏,王显,张景春,黄帅
摘要:黄珏油田戴南组为构造岩性油藏,纵向上被划分成近80个砂体,仅7个砂体储层发育规模较大,早期实现了注采完善,但不同井组见效差异较大。选取两个主力块的局部井组,静态上被认为连通性较好,但注水多年未见效。利用“对、拆、统、验”四步法手段,获得修正后的沉积微相和储层连通性认识,解决了“静态假性连通”的动静态矛盾。结合实际油藏构造形态,利用数模研究岩性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为后续调整对象的选取提供依据。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油藏的储层连通性研究和剩余油挖潜提供经验。
发文机构: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中国石化江苏油田物资供应处
关键词:岩性油藏注采完善动静态矛盾储层连通性剩余油分布lithologic reservoirperfect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dynamic and static contradictionsreservoir connectivity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E357.6[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