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油气藏 · 2020年第3期12-17,共6页

随钻测井技术计算有效孔隙度方法研究与应用——以埕海油田中生界储层为例

作者:于超,肖娟,马玉荣,侯国文,杨佩峰,董洪闯

摘要:高效、准确获取储层有效孔隙度是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重要一环。大港探区埕海油田由于有多家测井公司开展测井作业,已有的测井资料复杂多样,为测井资料计算有效孔隙度增加了难度。通过分析随钻测井与常规电缆测井资料之间的关系,在岩心归位的基础上,针对埕海油田中生界储层,开展有效孔隙度计算方法研究,建立了有效孔隙度模型。该模型应用于埕海中生界储量研究,测井计算孔隙度经岩心标定后,相对误差仅在-3.07%~4.41%之间,能够满足储层孔隙度评价精度要求。由于储集岩性多以砂岩为主,岩石骨架密度差异不大,研究模型可以应用于渤海海域大港探区以"四组合"随钻测井系列为主的勘探区。

发文机构: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随钻测井岩心覆压孔隙度岩心归位孔隙度模型埕海油田logging while drilling technologycore overburden porositycore homingporosity modelChenghai Oilfield

分类号: TE122[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