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气象 · 2020年第5期764-770,共7页

江苏南部一次暖区降水诱发的大雾过程分析

作者:孙明,王博妮,艾文文,夏敏洁

摘要:利用地面气象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风廓线雷达数据,针对2016年4月2日江苏南部地区一次降水诱发的大雾过程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之前地面气温高加速了水汽蒸发,促使能见度下降,而降水减弱后期,弱冷空气使得水汽凝结形成冷却雾,致使能见度下降至最低,这是最低能见度与最大雨强出现时间不一致的主要原因。降水之前明显的暖平流、正变温,有利于降水过程中逆温结构的形成,逆温层高度低、逆温强度大是能见度下降的重要条件。雨强最强阶段,垂直方向上低层风速突增,风急、雨强、能见度低引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发文机构: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省南京市气象局

关键词:降水大雾能见度暖平流变温precipitationheavy fogvisibilitywarm advectionvariable temperature

分类号: P426.4[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