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研究 · 2020年第4期1048-1056,共9页

黑河流域绿洲变化的模式与稳定性分析

作者:董敬儒,颉耀文,段含明,王晓云,李汝嫣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黑河流域绿洲近55 a的时空变化模式与稳定性。基于1963—2017年的16期多源遥感影像,提取了55 a黑河流域绿洲空间分布信息,使用叠置分析、格网化等方法,分析黑河流域绿洲变化模式与稳定性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黑河流域绿洲以波动变化模式为主,波动绿洲主要分布在灌溉保证程度差和土壤盐渍化的地区;扩张绿洲呈现早期向内填充、中后期向外扩张的模式;退缩绿洲主要分布在生态脆弱的绿洲边缘。黑河流域绿洲总体上逐渐趋向稳定,下游绿洲稳定性低于中游;中游及下游的金塔、鼎新绿洲波动主要发生在早期,而下游额济纳绿洲的波动主要发生在中期。

发文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关键词:绿洲变化模式稳定性遥感GIS黑河流域oasischange patternstabilityremote sensingGISHeihe River Basin

分类号: F3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来源期刊
干旱区研究

干旱区研究

Arid Zone Research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