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研究 · 2020年第4期1068-1078,共11页

柴达木盆地表土孢粉与植被的关系

作者:赵楠楠,杨振京,宁凯,杨庆华,毕志伟,王攀

摘要:通过对柴达木盆地124个样点的表土孢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研究了盆地表土孢粉与植被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的表土孢粉组合能较好地反应当地植被特征,但是在具体的科属组成上有差异。藜科、蒿属、麻黄属等花粉矫正系数R值大于1,具有超代表性;柽柳属、菊科等花粉矫正系数R值小于1,具有低代表性,但对植被具有一定指示意义;禾本科和白刺属花粉在大多数样点具有低代表性,但禾本科花粉在建群种样点、白刺属花粉在盐碱区都具有适中代表性。主要科属花粉百分比与植被盖度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禾本科、莎草科、菊科、柽柳属的相关性较高,可以建立相应函数关系。盆地西部的无植被区仍有相当含量的花粉,主要为藜科、蒿属、麻黄属、松属等超代表性花粉。盆地蒿属与藜科花粉比值(A/C)呈东南-西北递减趋势,与盆地由东南-西北逐渐干旱的环境特点很好对应。主要草灌木表土花粉数据的主成分分析表明,该区花粉组合主要受水文和土壤盐碱度等因素控制。

发文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花粉代表性R值花粉百分比植被盖度蒿藜比主成分分析柴达木盆地pollen representationR valuespollen percentagesvegetation coverageratio of Artemisia to Chenopodiaceae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Qaidam Basin

分类号: Q94[生物学—植物学]

来源期刊
干旱区研究

干旱区研究

Arid Zone Research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