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喜龙,张道勇,潘响亮
摘要:微塑料(<5 mm)对于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以黄河流域采集的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密度浮选的方式提取其中的微塑料,统计了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类型、颜色和粒径分布,同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分析微塑料的组成和表面形貌特征。结果表明:①微塑料的丰度为15~615个·kg^-1(干沉积物),下游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高于中、上游。主要包括碎片类、发泡类、薄膜类和纤维类4种类型,其中碎片类所占的含量最高,为43. 35%,其次是发泡类塑料,约占34. 08%,薄膜类和纤维类相对较少,两者之和为20. 56%。②不同形状塑料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碎片类微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氧化聚乙烯,薄膜类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发泡类和纤维类微塑料的主要成分分别是聚苯乙烯和聚乙烯。③微塑料的颜色分为透明、白色、彩色和黑色4种,其中透明和白色所占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3. 28%和34. 55%。微塑料的粒径特征表明,其粒径范围主要位于1~4 mm,占比为64. 8%,<1 mm的微塑料所占比例为16. 62%。④微塑料表面形貌特征表现为,微塑料有不同程度的老化痕迹,具有表面粗糙、孔隙多、裂隙明显等特点。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干旱区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沉积物微塑料丰度粒径表面形貌黄河sedimentsmicroplasticsabundancesize distributionsurface morphologyYellow River
分类号: TQ3[化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