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 2020年第6期1133-1143,共11页

三江源区气候变化及其环境影响研究综述

作者:孟宪红,陈昊,李照国,赵林,周秉荣,吕世华,邓明珊,刘雨萌,李光伟

摘要: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中国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并且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气候变化无疑会对该区域的气候、环境和水资源产生深刻影响。本文综述了三江源区近50~60年气候、环境和水资源变化的事实,主要认知如下:(1)三江源区总体呈现升温趋势,升温速率约为0.33℃·(10a)^-1,是青藏高原同期的1.2倍。(2)三江源区降水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趋势约为6.653 mm·(10a)^-1,为青藏高原同期降水增加率的71%。(3)三江源区年最低和最高气温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且冷季增幅大于暖季。降水量的变化趋于稳定,降水变率减小,严重干旱或暴雨事件均呈减少趋势。(4)三江源区南部积雪日数最多且呈显著增加趋势,黄河源区整体上呈现积雪初日推迟、终日提前、积雪期缩短和积雪日数减少趋势。(5)在升温影响下,冻土严重退化,并引起沼泽湿地的发育,在降水增加和气温升高引起的融水增加的双重影响下,三江源区湖泊沼泽持续扩张。(6)尽管三江源区降水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径流变化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长江源区径流显著增加,而黄河源区则为减少趋势,直门达和香达水文站径流变化倾向率分别为6.69×10^8m^3·(10a)^-1和1.1×10^8m^3·(10a)^-1。最后,对气候变化影响下水循环变化及其对环境和水资源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并呼吁加强大气水文过程的耦合研究,量化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及陆气耦合多圈层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加强其影响区域气候环境和水循环的认识,为三江源区适应气候变化和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发文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三江源区气候变化环境水循环Three-river sources regionsclimate changeenvironmentwater resources

分类号: P467[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来源期刊
高原气象

高原气象

Plateau Meteorology
  • CSCD
  • 北大核心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