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理学报 · 2020年第5期893-912,共20页

贵州震旦系陡山沱组磷块岩成磷作用及与新元古代末期氧化事件(NOE)的耦合

作者:张亚冠,杜远生,刘建中,王泽鹏,邓超

摘要:新元古代末期历经“雪球地球”和大气、海洋增氧事件后,发生了全球性成磷事件,贵州省震旦系陡山沱组大规模磷矿床沉积是本次成磷事件的典型代表。然而现阶段对贵州陡山沱组磷块岩成磷作用机制研究存在诸多争议,成磷事件与同期古海洋环境转变之间的关联研究也较为薄弱。作者以贵州省瓮安、遵义和丹寨地区陡山沱组原生磷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的沉积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陡山沱早期成磷作用被限制在浅水海岸,瓮安地区A矿层球粒磷块岩中大量的含铁自生矿物黄铁矿、海绿石以及无Ce负异常指示的贫氧沉积水体环境均表明,Fe-氧化还原泵成磷模式在富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陡山沱晚期磷块岩分布扩散至较深水陆棚—斜坡沉积相区,磷块岩与富有机质岩层共生,矿物晶体形态特征与矿石内富含的大量生物化石均表明,有机质沉降聚磷作用和生物成磷作用促使磷块岩大量沉积,较明显的Ce负异常值也指示了海水氧气含量的提升。成磷作用模式的转变和磷块岩分布的扩展是对海洋增氧事件的沉积响应,同时造成的多细胞动物演化也影响了深部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进而反映了贵州省陡山沱组磷块岩大规模沉积与新元古代末期氧化事件(NOE)密切的耦合关系。

发文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自然资源部基岩区矿产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5地质大队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5地质大队

关键词:震旦纪陡山沱组磷块岩成磷作用新元古代末期氧化事件EdiacaranDoushantuo FormationphosphoritephosphogenesisNeoproterozoic Oxygenation Event

分类号: P588.24+4[天文地球—岩石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