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笙,谭秀成,罗冰,张本健,张亚,苏成鹏,芦飞凡,李明隆
摘要:基于露头、钻井岩心和测录井资料,采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将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梁山组+栖霞组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解剖,识别出梁山组底界面(Ⅰ型)、栖一段与栖二段界面(Ⅱ型)和栖霞组与茅口组界面(Ⅰ型)3个三级层序界面,将中二叠统栖霞阶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下部的SQ1层序对应梁山组+栖一段,上部的SQ2层序对应栖二段。通过栖霞阶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发现栖霞阶地层存在"底超顶削"的充填规律,统计并绘制SQ1与SQ2层序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对研究区栖霞阶SQ1初期和SQ2期构造—古地理格局进行了恢复,在明确SQ2期为栖霞阶主要成滩期的基础上,结合岩溶发育单元及白云岩展布特征,讨论栖霞阶油气储集意义。结果表明:区内栖霞阶存在北西、北东向隆坳分异,汉南隆起、川北隆起、北缘隆起与广元—旺苍凹陷始终控制了区内沉积格局,指出广元—旺苍海槽雏形始于二叠系栖霞阶。研究区岩溶白云岩孔洞型储集层区与环广元—旺苍凹陷周缘的灰岩岩溶型储集层区为有利的勘探区。
发文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分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
关键词:层序地层地层充填规律构造—古地理格局地质意义栖霞阶四川盆地sequence stratigraphysedimentary filling patterntectonic-palaeogeographic frameworkgeologic significanceQixia Stage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P588.245[天文地球—岩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