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涵,黄文辉,伊硕,王雅婷
摘要:为了解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五段白云岩储集层不同类型埋藏溶蚀作用的作用过程及其对物性的影响,依据岩心和镜下观察,结合包裹体温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数据分析,将马五段埋藏溶蚀作用分为有机酸流体埋藏溶蚀作用、热液埋藏溶蚀作用和TSR作用,其中有机酸流体溶蚀作用会导致层状溶孔、沥青薄膜和圆环的形成,而热液溶蚀作用会导致无组构无选择性溶孔、块状和脉状黄铁矿充填、热液矿物(组合)充填的出现。研究区马五段埋藏溶蚀作用发生模式为:(1)中侏罗世直罗期,低温热液埋藏溶蚀作用发生;(2)中侏罗世末期,伴随第1次烃类充注,有机酸流体埋藏溶蚀作用开始;(3)早白垩世东胜期,中—高温热液埋藏溶蚀作用发生;(4)早白垩世末期,伴随着第2次更大规模的烃类注入,TSR作用发生。对比发现,有机酸和热液溶蚀作用均对储集层有建设性作用,但热液比有机酸流体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储集层物性。
发文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评价及开发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埋藏溶蚀作用热液作用有机酸流体TSR作用Ordos Basindeep-buried dissolutionhydrothermal fluidorganic acid fluidTSR
分类号: P618.13[天文地球—矿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