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冀宁
摘要:在我国,以绘画形式来表现各种流民活动的实践始于北宋,主要有孤本奏疏、刊印传布和私藏买卖三种问世途径。后经明清时期大力仿效推广,"流民图"内容不断丰富,既常关注世间灾馑百态,也悉心刻绘灾害事件、流民形象以及救赈举措等方面。这种图文并茂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一方面革新扩充了我国古代灾荒文献书写惯式,另一方面利于发挥劝赈募灾等多种社会效用,价值重大,影响深远。
发文机构: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流民图”流民明清时期灾荒价值及影响The"refugee map"RefugeeMing and Qing DynastiesFamineValue and impact
分类号: G63[文化科学—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