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芦笛
摘要:物产的名实关系牵涉人对物的认知与利用,不仅在实际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史学研究中也备受关注。既有的相关研究相对重视实,而对名的关注相对不足。通过对近代"兰花菇"及相关名称的考察,可见物产名称在社会中也有着自己的生命力,且与地方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晚于18世纪末,广东南华寺僧人开始利用稻草栽培食用菌,遂有"南华菇"之谓,相关技术亦受到传播。19世纪下半叶以降,因音讹而产生的"兰花菇"渐趋流行,且名播粤外。同物异名的"草菰"在近代主要流行于两广,而"麻菌"则常与湖南浏阳密不可分,说明物产名称的地方性不必然直观见诸名称本身。关注物产名称并投以地方视角,有助于理解物产异名的产生、变异与传播,以及隐匿其背后的物质生活、技术、语言、地理、经济等因素,进而丰富对人类物质文化的认知。
发文机构:伦敦大学学院
关键词:兰花菇名实关系草菇广东佛教Orchid MushroomName and EntityStraw MushroomGuangdongBuddhism
分类号: S64[农业科学—蔬菜学][农业科学—园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