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遥感 · 2020年第3期191-199,共9页

洞庭湖区城镇化与鸟类生境时空分异及关联分析

作者:刘慧,齐增湘,黄傅强

摘要:城镇化导致的栖息地环境恶化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基于1995—2015年间Landsat TM/OLI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矢量边界、气候因子等数据,在ENVI,ArcGIS,MaxEnt等软件的支持下,构建了基于分类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CART)算法获取规则的洞庭湖区影像解译体系,并采用网格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对城镇化与鸟类适宜生境时空分异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ART获取规则的决策树分类方法与普通影像分类方法相比较,精度有所提高。湖区建设用地总面积在20 a间共增加了808.61 km^2,高强度扩张区域由3市的市区中心逐渐向县级市蔓延,但整体扩张速率在2005年后逐渐降低。20 a以来,鸟类适宜生境面积减少了195.19 km^2,整体适宜程度下降,但随着湖区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在2000年后,由南洞庭湖区域开始,整体情况逐步好转。面积变化量回归、空间范围比对结果表示,乡镇建设用地的快速无序扩张使得湖区鸟类栖息地的适宜程度降低;为保护湖区鸟类生境,应对湖区生态用地进行严格保护,对乡镇建设用地扩张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与调控。

发文机构:南华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洞庭湖CART决策树城镇化鸟类生境时空分异Dongting LakeCART decision treeurbanizationavian habitatspatio-temporal difference

分类号: X24[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TP79[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