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油气地质信息 · 2007年第1期 52-62,共11页

伊朗西南部海相生油岩评价和石油地球化学特征

作者:A.,R.,Rabbani,汪孝芝(译),陈钦保(校)

摘要:使用不同的有机地球化学技术对波斯(阿拉伯)湾6个油田(Hendijan,Bahrgansar,Abouzar,Nowruz,Dorood,Foroozan)的中生代和第三纪生油岩和原油进行了研究。用生物标志物特征与其它地球化学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这些油田中生成原油的生油岩并重建它们的沉积环境;同时描绘发生过的成岩和破坏过程。这些原油分析显示出较大的密度范围(19—39°API)和较高的含硫量。它们是由Ⅱ-S型有机质生成的,没有被生物降解,而且成熟度一般较低。 根据统计分析识别出两个主要的油组,且使用生物标志物和同位素资料将这两个组与不同生油岩进行对比。第1油组原油包括Hendijan,Bahrgansar和Abouzar油田,很可能产生于中白垩世泥质生油岩。第2油组包括Nowruz,Dorood和Foroozan油田,产生于侏罗纪到早白垩世富含碳酸盐生油岩。

关键词:伊朗生油岩有机质同位素气相色谱

分类号: P618.13[天文地球—矿床学][天文地球—地质学]

注:学术社仅提供期刊论文索引,查看正文请前往相应的收录平台查阅
相关文章